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
出处
唐•杜甫《春望》
原文
国破山河在,
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
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
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
浑欲不胜簪。
注释
破:破坏。春:春天。深:形容草木茂盛。
赏析
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国家已被战争破坏,只有山河还依然存在;春天的城市里,草木茂盛,景色一片阴森暗淡。“城春草木深”,城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,如今却草木茂盛,形容荒凉残破没有人烟。这两句诗常用来形容屡遭战乱骚扰的城市,残破而荒芜。
杜甫(公元712–770)字子美,唐代诗人,汉族,河南巩县(今郑州巩义)人,世称杜工部、杜拾遗,自号少陵野老,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为国为民,人称:诗圣,世界文化名人,与李白并称“大李杜”(“小李杜”是指李商隐和杜牧)。杜甫祖籍襄阳(今湖北襄樊市),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,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,杜甫曾任左拾遗、检校工部员外郎,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,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、政治黑暗、人民疾苦,他的诗被誉为“诗史”。杜甫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诗艺精湛,被后世尊称为“诗圣”。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,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,比如“三吏”和“三别”,并有《杜工部集》传世;其中“三吏”为《石壕吏》《新安吏》和《潼关吏》,“三别”为《新婚别》《无家别》和《垂老别》。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,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-
中秋节对联 上联:寂寞空守寡; 下联:泪海汇湘江。 上联:桃脸绯红如客醉; 下联:人面雪白似凝脂。 上联:中秋猜谜觅知音谜谜皆有因; 下联:众客作对来助兴对对颇用心。 上联:十八年
-
周公旦简介|生平
-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;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,以资遵守。 【汉语文字】约法三章 【汉语拼音】yuēfǎsān
-
人文始祖伏羲氏伏羲,又名宓羲、上古人物,甘肃天水人。伏羲与轩辕、神农并称为三皇。伏羲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,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。“伏羲制九针”则是针灸的起源。《太平
-
花非花,雾非雾,夜半来,天明去。来如春梦不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。 作品赏析【注释】:①花非花、雾非雾:说它是花么?不是花,说它是雾吗?又不是雾。②来如句: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,停留没有多时。③去似句:
-
庚寅冬[1],予自小港欲入蚊川城[2],命小奚以木简京书从[3]。时西日沉山,晚烟萦树,望城二里许,因问渡者:“尚可得南门开否?”渡者熟视小奚,应曰:“徐行之,尚开也,速进则阖[4]。”予愠为戏[5]
-
送客苍溪县,山寒雨不开。直愁骑马滑,故作泛舟回。青惜峰峦过,黄知橘柚来。江流大自在,坐稳兴悠哉。 作品赏析按鹤注:此广德元年秋阆州作。盖苍溪属阆州,橘熟在秋候也。《杜臆》:《地志》:苍溪于阆中为上
-
一语道破造句七则
-
【释义】悬在半空中的阁楼。1.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,不合实际的计划。2.也指人高明通达。 【用法】作主语、宾语;指虚幻的事物。 【结构】偏正式 【近义词】虚无飘渺、海市蜃楼
-
一团和气造句六则